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上班族金刚经背诵心得,供大家参考。如果这10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,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上班族金刚经背诵心得相关的文章。
【资料图】
上班族金刚经背诵心得
有意按此文方法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,发心背诵金刚经的朋友都不简单,我们直接进入正题。
1、一定要熟读、要多重复。
不论多么难背诵的文章,如果想背但没背下来,一定是重复的次数不够。这和智力、智商没有关系,和体力、毅力有关。一遍一遍的读,不要管自己是否能理解金刚经的意思,不要管能否背下来,先要熟读,读到非常流利再去想背诵的事。上班的朋友,我建议早上起床后读一遍金刚经,晚上再读一遍,一天至少通读两遍。如果一早一晚各两遍、三遍或者更多,这样更好。如果每天早晚各一遍金刚经,两个月后通读金刚经会非常流利。读到每分一开头,下面的内容自然可以顺出来,要读到这样的程度,再去背会很顺利。
2、背诵过程中,每天通读几遍很重要。
一旦决定开始背金刚经,在全部背完之前,每天要至少应通读两遍全经。通读能培养语感,利于以后的背诵。
3、日内合理安排时间
一、晚上睡觉前1-2个小时,用于背诵新的内容。
比如金刚经前12分,建议每天背诵一分。晚上抽一小时专门背诵新的内容。背诵前,先读五遍背诵内容,然后回忆。想不起来再看书,再读5遍,再回忆。如此反复五个回合以上,当晚的内容基本能背诵了。晚上背新内容,要求至少能很流利的读出来,这一分讲的什么意思,关键的几句话要能记住。比如,第一分,如是我闻,一时,佛在舍卫国-------。这一分是讲一开始的情况,第二分,须菩提问佛,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----,第三分,佛回答须菩提,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-----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总之,当晚背诵的新内容,当晚最好能流利背出,即使无法流利背出,也要清楚这一分讲的大概文字意思,便于次日早上背诵。
二、次日早上,用1-2小时复习昨晚背诵的内容。
上班族白天事情多,早上时间要充分利用。早起,复背昨晚的内容,先默读三遍,尝试背诵。如能顺利背诵,则背诵3-5遍即可。剩下的时间,通读金刚经全文 1-3遍。再从第一分开始复背,如果无法背下昨晚的内容,说明读的次数不够,我的方法:出声读3遍、默读3遍、回忆背诵内容,这是一个循环,5个循环以上,可以背下来。
三、白天的碎片时间用于复背已背过的内容。
上班族日常的工作、家庭、孩子确实比较忙。但还是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的。以我为例,白天接送孩子由我负责。从家到学校骑电动车用15分钟,返程15分钟,这样半小时;晚上接孩子15分钟,回来15分钟,又半小时了。如果把白天接送孩子的时间用起来,每天就多出一小时复习已经背过的内容。
又如,早上8点到办公室,可以抽出15分钟在心里默背昨晚要背诵的内容,其他依次类推。白天的时间往往是碎片的,上班族要用好接送孩子的时间、开会、听报告的时间、开车、骑车、坐车、等车、等人的时间,这些碎片时间一律用于复背已背下的内容。
只有去背,才知道哪个地方没有背下来,哪个地方没有真正掌握。回来再看一眼没有背下的,再背,日积月累就可以背下金刚经。
4、每一分的开头很重要。
当熟读后或背到第13、14分之后,每分一开头的几句话往往容易混淆。如:复次须菩提---;须菩提,于意云何---;尔时,须菩提白佛言----。每一分开头的内容容易混淆,当然也没有好办法,只有重复去读。这时,白天的复背就很重要,只有去背,你才知道自己哪里没有掌握,哪里容易混淆。所以,一定要复背,每天都要把已经背下的内容复背2-3次。
当熟读后,一旦每一分讲的大概意思清楚了,每一分开头搞清楚了,再背就会脱口而出。往往是每分开头容易搞混,卡在那里,导致背不下去。
5、较难背诵的地方,要反复读、反复看。
第14、17分较难背诵,第13、15、16、24也不容易背。有的几分容易背串了,有的几分结尾处容易混淆。我的经验是:多背,反复读、反复看 。晚上用于背新内容,次日早上复背昨晚的内容,白天的碎片时间用于复背。把金刚经放在手机里,复背一遍后,搞错的地方随时随地的看,要反复读、反复看,坚持就是胜利。
如果某一分确实背不下去,不要卡在那里,可以先不强求背下该分,按照计划往下进行。比如第17分难背,可以在该分用3-4天时间,如果还是背不下就背第 18分。白天复背的时候,从第1分开始复背,当背到第17分时,改为读5遍,第2天同样如此。一周后,你会发现之前背不下来的第17分,不知不觉就脱口而出了。
6、会背和背熟有很大区别
按照本文的方法,上班族坚持一个月,能背下金刚经,白天空余时间多的朋友,时间还要短。背下金刚经后,会背和烂在肚子里有很大区别,能背和背熟了也不一样。所以,一旦会背之后,每天都要背金刚经1遍以上,多多益善,日积月累,很快就可以把金刚经背的很熟。
总之,真心建议大家背下金刚经,这样不论行、住、坐、卧、开车、骑车、坐车、等人,都可以背金刚经,真是妙不可言、妙不可言啊。
拓展阅读:为何古今中外推崇《金刚经》
佛教传入中国已1700多年了,当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印度衰落的时候,在中华大地上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。自东汉以后的帝王,很多就非常崇奉佛教,甚至将其定为国教。和儒、道一起,佛教在中华文化史上打上深深烙印。千百年来,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和日常生活,无不潜移默化地受到佛法的影响。佛教智慧已成为中华智慧宝库中天然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就像提起儒家想到《论语》,提起道家想起《老子》一样,提起佛家,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《金刚经》。《金刚经》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,包含了大乘佛法的最高智慧,被奉为“诸佛之智母,菩萨之慧父,众圣之所依”。
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经中,《金刚经》是译介最早、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。千百年来,从僧众到俗众,从皇室贵族到平常百姓,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在研究《金刚经》、念诵《金刚经》,因《金刚经》而得感应,因《金刚经》而开悟成道。最典型的,就是禅宗六祖慧能,因听闻《金刚经》而顿悟成道。
《金刚经》的最伟大之处,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,但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。经文句句乃宝中之宝,妙意尽藏。句句说理说修,句句都可贯通全经,随拈一句体悟,皆可由此悟道。一般人喜其哲理丰富,禅修者视其为修心的指针、开悟的钥匙。
佛教般若思想典籍的汇编就是《大般若经》,共600卷,包括十六部经典,称十六会。学术界和佛教界都共同认为,十六会600卷之多的《大般若经》之核心,即是第九会《金刚般若》,也就是《金刚经》。所以,作为一个中国人,你可以不信佛教,但不可不读《金刚经》。因为《金刚经》会赋予你一柄无坚不摧的智慧利剑,启发你彻悟世事人生的真谛和实相!
《金刚经》虽然出自古印度,但它的中文译本在中国却影响极为巨大,从古到今,从佛教界到世俗社会,从皇室到寻常百姓家,都非常推崇这部人类最伟大的智慧经典。
一、历代注疏《金刚经》
《金刚经》传入中国后,深受佛界欢迎,历代研习不衰,流通甚盛。各类注、释、论、颂、疏、记、解、述多不胜举。除了早期鸠摩罗什、僧肇等人的注释外,后来较为著名的有隋代智顗的《金刚般若经疏》,吉藏的《金刚般若经义疏》,唐代智俨的《金刚般若经略疏》,窥基的《金刚般若论会释》、《金刚般若经赞述》,义净的《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》,宗密的《金刚经疏论纂要》、慧能的《金刚经解意》(亦名《金刚经六祖口诀》)。据慧能说,唐初时已有800余家注疏。
宋代又出现了数十家注疏,著名的有子璿《金刚经纂要刊定记》,柏庭善月的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》等。
明清又有50余家注,著名的有宗泐、如玘同注的《金刚经注解》、元贤的《金刚经略疏》、智旭的《金刚经破空论》、《金刚经观心释》,德清的《金刚经决疑》、曾凤仪的《金刚经宗通》、清代通理的《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》等。
近现代以来,最少又出现了20多家注释,其中著名的有印光法师的《金刚经研究》、江味农居士的《金刚经讲义》、王恩洋居士的《金刚经释论》、太虚法师的《金刚经讲录》、《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释》、圆英法师的《金刚经讲义》等。
总之,在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中,各代所出《金刚经》注释总数近千家,成为所有佛经注释之冠。
二、各宗奉习《金刚经》
《金刚经》在中国的盛行不仅表现在历代高僧的竞相翻译注释上,而且表现在各大宗派的普遍尊奉习诵上。
三论宗专弘般若学,故而特别推崇《金刚经》。该宗创始人隋代吉藏曾称扬此经曰:“非云非雨德润四生,非日非月照明三界。统万行若沧海之纳众流,荡纷异若冬霜之凋百草。”吉藏的三论学说体系与《金刚经》的般若思想有明显的理论渊源关系。他所著的《金刚经义疏》六卷为诸多注释中最详明恳切的一种。
天台宗重《金刚经》在于该宗的义理多以般若为基础。天台创始人隋代智顗著有《金刚经疏》,文虽简略,但天台与《金刚经》之瓜葛于中昭然若揭。明代天台宗僧人智旭曾撰《金刚经破空论》、《金刚经观心释》,直接以天台宗义解释《金刚经》。
华严宗也非常重视《金刚经》。华严二祖智俨在所著《金刚经略疏》中说: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,盖是实智之美称,真德之通号。宗本冲寂,神疑湛一,独曜幽原,圆明等觉。含晖至郎而泯于分别;冥津玄旷而隐于缘数。斯乃真可谓众生之本际,涅槃之圆旨,因缘之实性,法界之说府。”华严五祖宗密从诸多《金刚经》注释中“撮掇精英,黜逐浮伪”,著成《金刚经疏论纂要》3卷。另外,属华严一系的还有宋代的子璿、明代的德清、清代的通理等人的《金刚经》释义著作。
《金刚经》是一部空宗经典,但属于有宗的法相宗也很推崇《金刚经》。法相宗创始人之一的窥基著有《金刚经赞述》4卷,《金刚般若论会释》3卷。此作直接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学者无著、世亲的《金刚经》论释,并对其作进一步的合解、融通和发挥。在法相宗内,还有唐释知恩撰的.《金刚般若经义记》2 卷,唐释昙旷撰的《金刚般若经旨赞》等。
在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,与《金刚经》关系最密切的还要算禅宗。禅宗自北魏时代南印高僧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开创,中经二祖慧可、三祖僧璨至唐初的四祖道信一直奉《楞伽经》为印证。四祖道信时已开始参以般若法门。至五祖弘忍则直接以《金刚经》为心印。他在黄梅双峰山东的冯墓山传法40多年,聚徒众多,常劝僧俗持诵《金刚经》,并以其非相无住理论教导徒众。禅宗六祖慧能更是因听闻《金刚经》而一念开悟,所以禅宗在慧能时代更加推崇《金刚经》。慧能说:“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,直须修般若行,但持《金刚般若经》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。”
近代以来,该经仍被广为持诵。龟山白衣王恩洋居士曾说:“此经流传世间最为遍广,上自儒宗学士,下自走卒贩夫,若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乃至皇坛道士,无不持诵是经。”直到今天,《金刚经》仍为广大佛教徒所普遍习诵奉持,各种形式的经本、经注广泛流传于各地寺庙和居士中间。
三、帝王推崇《金刚经》
《金刚经》也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。罗什首次携此经进入内地,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前后秦皇帝的发兵邀请。第一个汉文本的诞生也是在后秦皇帝姚兴的“甚见优宠”,甚至直接参与下译出的。
南朝梁时,昭明太子对《金刚经》进行研究,科判为三十二分,从而出现了至今仍然十分盛行的三十二分本。当时江南有大居士名傅翕,自号“善慧大士”,人称“傅大士”,信佛极为虔诚,精通三教典籍。因其孤傲清高,群臣很是不满,但虔信佛教的梁武帝却力排众议,遣使迎入宫内,请其讲《金刚经》。但大士刚一升座,便挥案一拍,随即下座,梁武帝愕然。宝志和尚告其大士讲经已毕,后来再请讲,大士索板升座,歌四十九颂便去。梁武帝遂题大士此颂于荆州寺四层阁上。《金刚经颂》历史上名气极大,惜后世多有假托附会之处,傅大士原旨颇有湮没。
太宗对《金刚经》也十分欣赏。据《慈恩传》记载,唐太宗曾专门就《金刚经》译文的完备与否询问过玄奘。玄奘回答说,鸠摩罗什译本就标题看缺少“能断”二字;就内容来看缺少“云何住、云何修行、云何摄服其心”三个问题的第二个问题;在两个颂中缺少后一颂;在说明一切有为法性空假有的九喻中缺少三喻。针对这种情况,太宗让玄奘根据带回的梵本重新翻译。玄奘译成后,直接呈奉太宗,太宗立即将新译本发布全国。
唐玄宗为推行三教并重政策,在各教中选出一部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亲自注释后颂布全国,其于儒教选的是《孝经》,于道教选的是《老子》,于佛教选的就是《金刚经》。他在注序中对《金刚经》的般若义理大加称扬,赞其“皆众妙门,可不美欤!”认为注释此经即可起到“弘奖风教”之作用。该注完成后,立即受到广大僧众的热烈欢迎,连连提出“表请”、“表贺”,文武百官在都城举行隆重的接经仪式,佛寺里也“设斋庆赞”。与此同时,又颁赐天下各馆,精写入藏,以图永恒。现已在北京房山石经中发现了昔日的玄宗释文。这是距京师千里之外的幽州百姓于注经后的七八年内刻就的,由此足见玄宗注释在当时影响之大和流传之广。那时长安青龙寺有一高僧名道氲,深通内外经论,玄宗朝应进士科,一举擢第。出家后奉玄宗敕撰《御注金刚经宣演》3卷,根据玄宗注义而敷宣其意,绎演其文。因假帝威,此作格外盛行,人称“青龙疏”,前往寺内听讲者常有数千人之多,一时间风靡神州。
明太祖洪武十年(1377),下诏令禅宗太师宗泐、如玘为《金刚经》及《楞伽》、《心经》三经作注,颁行天下。
明成祖朱棣的《金刚经集注》更为有名,古今盛传不衰。在书中他高度评价《金刚经》说:“是经也,发三乘之奥旨,启万法之玄微,论不空之空,见无相之相,指明虚妄,即梦幻泡影而可知;推极根源,与我人众寿而可见。诚诸佛传心之秘,大乘阐道之宗;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。”如来所说此经,“大开方便,俾解粘而释缚,咸涤垢以离尘,出生死途,登菩提岸,转痴迷为智慧,去昏暗即光明” 。所以,“是经之功德广矣,大矣。”
四、世俗传诵《金刚经》
《金刚经》亦备受世俗社会之礼待,尤其是唐宋以后,皇家屡发敕令,颁经于天下,以使万民传诵,永消灾祸。在官方的大力提倡下,《金刚经》几乎成为一般民众的伦理教科书,几乎是无家不有,无人不读,其普及之处,家晓户喻。
与此同时,社会上的善男信女们广泛宣传《金刚经》的神奇效用,《金刚经持验记》、《金刚经灵感录》、《金刚证果》、《金刚灵验》、《金刚果报》及《报应记》、《感应记》等册子大量出现。人们相信,一些久治不愈的痼疾因受持《金刚经》而解除,贫贱之人因受持《金刚经》而升官发财,甚至因为诵经还可以死里逃生,还阳复活,猛兽不伤,罡风不能坏,大水不能没,山崩不能伤,久饿不得死,百矢不能击;还可使哑者复音,盲者复明,求寿得寿,求子得子,迷途还家,为官标率,善根不灭。这些灵验故事大多为增福延寿、排忧解难、往生荐亡等个人福慧内容,同时也有表现降敌防盗、为政清廉、和善爱人等社会生活方面良好愿望的内容。
上班族如何背诵金刚经
背金刚经只管用心去读,背金刚经不可着相。虽然好长时间才领悟师父的意思,也走了不少弯路,但是真的尝到了背金刚经的甜头。
1、一定要熟读、要多重复。
不论多么难背诵的文章,如果想背但没背下来,一定是重复的次数不够。这和智力、智商没有关系,和体力、毅力有关。一遍一遍的读,不要管自己是否能理解金刚经的意思,不要管能否背下来,先要熟读,读到非常流利再去想背诵的事。上班的朋友,我建议早上起床后读一遍金刚经,晚上再读一遍,一天至少通读两遍。如果一早一晚各两遍、三遍或者更多,这样更好。如果每天早晚各一遍金刚经,两个月后通读金刚经会非常流利。读到每分一开头,下面的内容自然可以顺出来,要读到这样的程度,再去背会很顺利。
2、背诵过程中,每天通读几遍很重要。
一旦决定开始背金刚经,在全部背完之前,每天要至少应通读两遍全经。通读能培养语感,利于以后的背诵。
3、日内合理安排时间
一、晚上睡觉前1-2个小时,用于背诵新的内容。
比如金刚经前12分,建议每天背诵一分。晚上抽一小时专门背诵新的内容。背诵前,先读五遍背诵内容,然后回忆。想不起来再看书,再读5遍,再回忆。如此反复五个回合以上,当晚的内容基本能背诵了。晚上背新内容,要求至少能很流利的读出来,这一分讲的什么意思,关键的几句话要能记住。比如,第一分,如是我闻,一时,佛在舍卫国-------。这一分是讲一开始的情况,第二分,须菩提问佛,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----,第三分,佛回答须菩提,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-----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总之,当晚背诵的新内容,当晚最好能流利背出,即使无法流利背出,也要清楚这一分讲的大概文字意思,便于次日早上背诵。
二、次日早上,用1-2小时复习昨晚背诵的内容。
上班族白天事情多,早上时间要充分利用。早起,复背昨晚的内容,先默读三遍,尝试背诵。如能顺利背诵,则背诵3-5遍即可。剩下的时间,通读金刚经全文1-3遍。再从第一分开始复背,如果无法背下昨晚的内容,说明读的次数不够,我的方法:出声读3遍、默读3遍、回忆背诵内容,这是一个循环,5个循环以上,可以背下来。
三、白天的碎片时间用于复背已背过的内容。
上班族日常的工作、家庭、孩子确实比较忙。但还是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的。以我为例,白天接送孩子由我负责。从家到学校骑电动车用15分钟,返程15分钟,这样半小时;晚上接孩子15分钟,回来15分钟,又半小时了。如果把白天接送孩子的时间用起来,每天就多出一小时复习已经背过的`内容。
又如,早上8点到办公室,可以抽出15分钟在心里默背昨晚要背诵的内容,其他依次类推。白天的时间往往是碎片的,上班族要用好接送孩子的时间、开会、听报告的时间、开车、骑车、坐车、等车、等人的时间,这些碎片时间一律用于复背已背下的内容。
只有去背,才知道哪个地方没有背下来,哪个地方没有真正掌握。回来再看一眼没有背下的,再背,日积月累就可以背下金刚经。
4、每一分的开头很重要。
当熟读后或背到第13、14分之后,每分一开头的几句话往往容易混淆。如:复次须菩提---;须菩提,于意云何---;尔时,须菩提白佛言----。每一分开头的内容容易混淆,当然也没有好办法,只有重复去读。这时,白天的复背就很重要,只有去背,你才知道自己哪里没有掌握,哪里容易混淆。所以,一定要复背,每天都要把已经背下的内容复背2-3次。
当熟读后,一旦每一分讲的大概意思清楚了,每一分开头搞清楚了,再背就会脱口而出。往往是每分开头容易搞混,卡在那里,导致背不下去。
5、较难背诵的地方,要反复读、反复看。
第14、17分较难背诵,第13、15、16、24也不容易背。有的几分容易背串了,有的几分结尾处容易混淆。我的经验是:多背,反复读、反复看 。晚上用于背新内容,次日早上复背昨晚的内容,白天的碎片时间用于复背。把金刚经放在手机里,复背一遍后,搞错的地方随时随地的看,要反复读、反复看,坚持就是胜利。
如果某一分确实背不下去,不要卡在那里,可以先不强求背下该分,按照计划往下进行。比如第17分难背,可以在该分用3-4天时间,如果还是背不下就背第18分。白天复背的时候,从第1分开始复背,当背到第17分时,改为读5遍,第2天同样如此。一周后,你会发现之前背不下来的第17分,不知不觉就脱口而出了。
6、会背和背熟有很大区别
按照本文的方法,上班族坚持一个月,能背下金刚经,白天空余时间多的朋友,时间还要短。背下金刚经后,会背和烂在肚子里有很大区别,能背和背熟了也不一样。所以,一旦会背之后,每天都要背金刚经1遍以上,多多益善,日积月累,很快就可以把金刚经背的很熟。
总之,真心建议大家背下金刚经,这样不论行、住、坐、卧、开车、骑车、坐车、等人,都可以背金刚经,真是妙不可言、妙不可言啊。
上班族与金刚经
《金刚经》一开始就提到善护念三个字,其意义简单地说,就是要我们妥善地照顾我们自己的念头,而这个念头无他,就是我们的当下一念。
1、一定要熟读、要多重复。
不论多么难背诵的文章,如果想背但没背下来,一定是重复的次数不够。这和智力、智商没有关系,和体力、毅力有关。一遍一遍的读,不要管自己是否能理解金刚经的意思,不要管能否背下来,先要熟读,读到非常流利再去想背诵的事。上班的朋友,我建议早上起床后读一遍金刚经,晚上再读一遍,一天至少通读两遍。如果一早一晚各两遍、三遍或者更多,这样更好。如果每天早晚各一遍金刚经,两个月后通读金刚经会非常流利。读到每分一开头,下面的内容自然可以顺出来,要读到这样的程度,再去背会很顺利。
2、背诵过程中,每天通读几遍很重要。
一旦决定开始背金刚经,在全部背完之前,每天要至少应通读两遍全经。通读能培养语感,利于以后的背诵。
3、日内合理安排时间
一、晚上睡觉前1-2个小时,用于背诵新的内容。
比如金刚经前12分,建议每天背诵一分。晚上抽一小时专门背诵新的内容。背诵前,先读五遍背诵内容,然后回忆。想不起来再看书,再读5遍,再回忆。如此反复五个回合以上,当晚的内容基本能背诵了。晚上背新内容,要求至少能很流利的读出来,这一分讲的什么意思,关键的几句话要能记住。比如,第一分,如是我闻,一时,佛在舍卫国-------。这一分是讲一开始的情况,第二分,须菩提问佛,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----,第三分,佛回答须菩提,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-----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总之,当晚背诵的新内容,当晚最好能流利背出,即使无法流利背出,也要清楚这一分讲的大概文字意思,便于次日早上背诵。
二、次日早上,用1-2小时复习昨晚背诵的内容。
上班族白天事情多,早上时间要充分利用。早起,复背昨晚的内容,先默读三遍,尝试背诵。如能顺利背诵,则背诵3-5遍即可。剩下的时间,通读金刚经全文1-3遍。再从第一分开始复背,如果无法背下昨晚的内容,说明读的次数不够,我的方法:出声读3遍、默读3遍、回忆背诵内容,这是一个循环,5个循环以上,可以背下来。
三、白天的碎片时间用于复背已背过的内容。
上班族日常的工作、家庭、孩子确实比较忙。但还是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的。以我为例,白天接送孩子由我负责。从家到学校骑电动车用15分钟,返程15分钟,这样半小时;晚上接孩子15分钟,回来15分钟,又半小时了。如果把白天接送孩子的时间用起来,每天就多出一小时复习已经背过的内容。
又如,早上8点到办公室,可以抽出15分钟在心里默背昨晚要背诵的内容,其他依次类推。白天的时间往往是碎片的,上班族要用好接送孩子的时间、开会、听报告的时间、开车、骑车、坐车、等车、等人的时间,这些碎片时间一律用于复背已背下的内容。
只有去背,才知道哪个地方没有背下来,哪个地方没有真正掌握。回来再看一眼没有背下的,再背,日积月累就可以背下金刚经。
4、每一分的开头很重要。
当熟读后或背到第13、14分之后,每分一开头的几句话往往容易混淆。如:复次须菩提---;须菩提,于意云何---;尔时,须菩提白佛言----。每一分开头的内容容易混淆,当然也没有好办法,只有重复去读。这时,白天的复背就很重要,只有去背,你才知道自己哪里没有掌握,哪里容易混淆。所以,一定要复背,每天都要把已经背下的内容复背2-3次。
当熟读后,一旦每一分讲的.大概意思清楚了,每一分开头搞清楚了,再背就会脱口而出。往往是每分开头容易搞混,卡在那里,导致背不下去。
5、较难背诵的地方,要反复读、反复看。
第14、17分较难背诵,第13、15、16、24也不容易背。有的几分容易背串了,有的几分结尾处容易混淆。我的经验是:多背,反复读、反复看 。晚上用于背新内容,次日早上复背昨晚的内容,白天的碎片时间用于复背。把金刚经放在手机里,复背一遍后,搞错的地方随时随地的看,要反复读、反复看,坚持就是胜利。
如果某一分确实背不下去,不要卡在那里,可以先不强求背下该分,按照计划往下进行。比如第17分难背,可以在该分用3-4天时间,如果还是背不下就背第18分。白天复背的时候,从第1分开始复背,当背到第17分时,改为读5遍,第2天同样如此。一周后,你会发现之前背不下来的第17分,不知不觉就脱口而出了。
6、会背和背熟有很大区别
按照本文的方法,上班族坚持一个月,能背下金刚经,白天空余时间多的朋友,时间还要短。背下金刚经后,会背和烂在肚子里有很大区别,能背和背熟了也不一样。所以,一旦会背之后,每天都要背金刚经1遍以上,多多益善,日积月累,很快就可以把金刚经背的很熟。
总之,真心建议大家背下金刚经,这样不论行、住、坐、卧、开车、骑车、坐车、等人,都可以背金刚经,真是妙不可言、妙不可言啊。
拓展阅读:《金刚经》十大威力
(一)最胜威力。最上第一希有之法,所在之处皆应敬故,如彼金刚胜诸宝物,故《涅盘经》云:“如诸宝中金刚最胜,随彼宝膜,成彼宝故。”
(二)难见威力。经义果报,皆不思义,乐小法者,不能受故,如彼金刚非余能见,故《正理经》云:“帝释頂宝,名曰金刚,非余能見,光赫夺故。”
(三)除灾威力。下品持经,为人轻贱,先世罪业,尚消灭故,如彼金刚能消灾毒,如《真谛记》云:“有六种宝,皆名金刚,青碧二色,除灾毒故。”
(四)称求威力。有目能见,普利众生,能严净土,得菩提故,如彼金刚满人所愿,如六宝中其余四色,黃赤白空,随须游空,出水火故。
(五)坚实威力。能摧我人众生寿者,法非法相非彼破故,如彼金刚非彼物所坏,故《涅盘经》云:“金刚擬处,物无不破,而是金剛无折损故。”
(六)利用威力。通达无我,得成于忍,以佛眼等,悉知见故,如彼金刚,穿通诸物,故《梁摄论》云:“譬如金刚其体锋利,悉能穿割一切物故。”
(七)无间威力。不住行施,生无住心,相即非相,无所得故,如彼金刚非物不杂,故《对法论》云:“譬如金刚体无间隙,非沙石等所相杂故。”
(八)一味威力。皆以无为而有差別,诸法如义,皆佛法故,如彼金刚其体纯一,故《对法论》云:“譬如金刚其体一类,纯一无杂,不变异故。”
(九)能引威力。诸佛及法,从此出生,成不思义无边福故,如彼金刚能引诸宝,故《梁摄论》云:「金刚能招一切宝物,有金刚处宝自集故。」
(十)遍满威力。福广如空,利益一切,离一切相,度一切故,如彼金刚遍满一切,故《对法论》云:「譬如金刚遍一切处,金刚轮等,遍世界故。」
由此观之,《金刚经》有如是“十威力”,只要受持读诵此经,不但可以开慧(明心见性),而且又可以积福(积功累德),难怪禅宗五祖弘仁大师以《金刚经》代替初祖達达摩大师之《楞伽经》,传之于后,並由六祖慧能大师加以发扬光大,並因之而“明心见性”之禅师倍增,其来有自。如果我们要明心见性,又要积功累德,福慧双修,早日圆满,非受持读诵此经並为人演说,自利利他不可。
《金刚经》背诵说
末学想在这里以自己有限的智慧,和大家分享一些修持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的体会。因为修为有限,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师兄们留言指教。
背诵金刚经非常有必要!在背诵完楞严咒之后,我体会到了背诵经咒的摄心力量和照本子念的效果大有不同,就以零基础发愿背诵金刚经。我在发愿之前几乎就没有读过金刚经,当初为了对治自己的懒惰习气,于是发了这么个愿。发了这个愿就不可妄语,何况自己已经受戒,所以下定决心必须背下来。最初不知道怎样背,就一段一段往脑子里灌,就是为了背而背诵。因为背诵的不如法所以梦中得师父开示:背金刚经只管用心去读,背金刚经不可着相。虽然好长时间才领悟师父的意思,也走了不少弯路,但是真的尝到了背金刚经的甜头。为什么提倡背诵呢?因为背诵时必须心无杂念,并且全神贯注的读准每一个字,否则你背不下来,所以每一个字都有摄心的力量。背诵有了一定基础后,你坐在那就是不张嘴,金刚经经文也会像甘露一样从心里往外涌。
背诵的时候只是读诵,心里没有背金刚经的我,也不执著我此刻在背金刚经。有时候读着读着,这句经文的.意思就忽然涌现出来了。明白一句佛法是为了在生活工作中去落实,以无我之心去面对生活。如果读诵金刚经真正有了智慧,那么面对别人的诽谤和辱骂,不会火烧功德林的。我的表达能力有限,讲了这么多,其实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师兄加入到背金刚经队伍中来。有的师兄可能觉得背诵金刚经很难,其实我觉得并不难,只要肯发心和每天坚持,背下来只是时间问题。背经文就是消业障的过程,背下一段有一段的利益。努力背诵金刚经,功夫却在经文外。我的记性并不好,有时候背一段要好几天。我相信以我这样的记忆力都可以坚持,师兄们如果发心背诵应该比我快的多。有一点感悟也不私藏,所以与大家共享。
莫道金经深奥难,千载难逢莫等闲。一心持诵无数遍,洗净尘垢心光现。悟佛真理去知见,解悟实相一瞬间。
自性众生自性度,自性佛道自性成。自性本具如来藏,乌云散去月自明。
若人领悟金刚经,哪怕只有一四偈。随缘为人去解说,即帮如来担家业,遐满人身佛子行。
劝众要持金刚经,只为众生悟真理,不被假相所迷惑。追逐假相求佛法,永远不懂佛所说。
拓展阅读:《金刚经》知识
1.无为就是:有所作为,但不以此作为而生我有所作为的满足念头,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,即是无为。
2.佛教修行方法:先破“我见”及自我己见,“我见”错误几率比较大;“人见”,客观的评价,这个比较正确;“众生见”,一切在众生眼里都不算什么;“寿者见”,人生如白驹过隙,对时间来说,时间太宝贵,干什么都是浪费。
3.释迦牟尼在教人们成佛,善良的人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,这些人和佛祖有什么不一样呢?对于善良的人给我们正确的意见我们应该信任并去奉行。
4.唯心注意是我以什么什么终日为真;唯物主义是我终日以什么什么为真。唯心主义是把一切看做心外之物。
5.看了《金刚经》才知道,《金刚经》在说我们能达到什么境界,我们是什么——我们即是永恒。还有对于某些事,不要太执著;读《金刚经》可以使我们的内心更加真、善、美。
6.佛教是积极的,《金刚经》说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”生其心就是对某些事情应该有积极的看法。对大家来说如何解说佛法呢?解说佛法那就有人信,有人不信,因为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(有为与无为相对)——在所有人的心中《金刚经》是真理,但在某些人的心中不是永恒的真理,应该像如来一样以这样的心态讲佛经:讲佛经时,不为外物所动,不动是非心念,不动执著心念,不动任何心念。
7.“彼非众生,非不众生。”就是说:众生及佛,佛及众生,只是心态变了一下。
8.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很多人都想见到如来,如果太执著,就会生成烦恼心,这样是不好的,不能心生清净,如来又是清净者,所以不能见到如来。
9.读《金刚经》到这个时候使我明白了:世间的一切都是有一个名字。有时候人们心中执著的相,只是虚妄的相(有时候又会被相所迷惑)。应用心体会这个名字(相)后面的本质。
10.菩萨摆脱了四相,是因为他包容了四相,包容了四相后他们即是一体,对四相就没有了分别心,就没有了执著于四相的心。庄严佛土亦是如此,包容了世间一切不庄严的事,及得庄严佛土。
11.佛祖为什么要拈花一笑:佛祖怕众生执迷于佛法不悟,故拈起一朵花来比喻“一花一如来”而不讲佛法,让众生放下对佛经的执著,让众生知道佛在心中,从佛经上是无法悟道成佛的。所以如果众生心里有佛,那么众生即是佛。(众生是没有得道的佛)。
《金刚经》背诵方法
当我刚入群时,看到有的师兄会背《金刚经》很是羡慕,也心生赞叹!当我背会《金刚经》时,看到慧玉师兄居然能背下《佛说净业障经》了,敬仰之情,犹如滔滔江水! 于是发心快点背诵四经一论!快马加鞭追上慧玉师兄的进度。
我用7天时间背诵下《金刚经》,将近一个月时间背下《佛说净业障经》,两个星期背诵下《大乘方广总持经》,以上每部经背诵之前都是先学习读诵熟之后再开始进行背诵,感觉只要按照一些方法,背下来也没什么难度。经验也许都是相通的,所以我想把背诵经验分享给师兄们。
一、还不会走路时,不要试着奔跑。
在背经之前必须要熟读经文,否则会严重打击自信心,不要担心刚开始读诵怎么这么结巴啊,我能行吗之类的!不管背诵哪部经文,只要每天把将要准备背诵的经文早晚各读1遍就可以了,其它你先不要管!
二、仔细分析经文,找出背诵规律!
诵读经文时,眼随心至,对经文能有一个总体的轮廓,然后假想自己身临其境,亲身在法会听闻释迦牟尼佛讲法!说简单点,您可以当故事来看,每一品是一个故事,每一段也可能是一个故事,然后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。
三、熟读之后进入背诵环节,首先要为背诵做一个简单的计划。
计划每天背诵几段或几页,并规定背熟的具体日期,这样子整部经大概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背完了,每背诵3天,留一天复习背诵前3天的内容!不要贪快记住后面的就忘记前面的了。在整个背诵过程中,只要每日坚持,持之以恒,自然会水到渠成。
四、每天晚上睡觉前花1小时左右专心背下其中几段或几页。
白天抽点时间先用眼睛扫描一下晚上要背诵的内容,然后睡觉前,感觉背诵差不多就可以,不要求完全背诵无误。
五、每天早上起床,复习背诵昨天晚上的内容。
这是不可分割的配套部分,这样背诵对强化记忆会非常有帮助。
六、记忆时适当使用联想记忆,联想成生活中的一些东西,更有助于记忆。
联想可用于段与段时间的联想,或下一句和上一句的联想,可以从某个字的发音方面联系生活中的某个名称。善巧方便的联想,对记忆有非常大的帮助,而且以后几乎永远不会忘记!
七、了解准备背诵的经的功德利益、感应事迹。
这是激发背诵的强大动力。在准备背诵前或背诵过程中,多看师父的开示和问答,看群里师兄的心得体会。
八、在背诵前,把愿望告诉光明师父,让光明师父加持!
学佛一定要注意自力、他力和法力相结合,前面说的主要是自力为主,实际上他力和法力对我们精进学佛特别重要,甚至有些师兄在修习经咒的时候,会梦到佛菩萨在他、她耳边念诵经咒,醒来后过目不忘,突然发现自己全会背诵了!而且,当您发心背诵时,说不定还感动龙天护法来随喜您的功德,很多师兄都会说一些修习体会,比如闻到异香、檀香等,甚至有天眼的人能看到天人在散发花瓣,都是因为他们在随喜您的功德,希望您更精进。因为随喜功德对他们也是有莫大的好处的!
所以说,你在决定背诵时,告诉师父您发愿在什么时间前背下哪部经,祈愿师父加持!
以上有些是我个人的经验,有些是吸收了其他师兄的经验,真诚希望这些对师兄们背经有帮助。我不仅希望师兄们都能尽快背诵一经四咒,还希望各位师兄早日背下四经一论呢!每日坚持诵持,不松懈一天,功课不在多,贵在持之以恒、坚持不懈!
最后,从「光明禅师开示集」(请加入《每日背诵金刚经》群获取资料)中选择一段精彩开示共享给大家,请有缘人多多入群精进共修!
也许,当你轮回再来,良师,已经涅槃!良缘,消失不再!遍寻!三千大千世界,无人再点你、化你、引你、度你、爱你、护你、疼你、送你!你爱的人,化成草木无情,爱你的.人,早已飞升玉琼,茫茫天地只留下百年孤独,早知千年后的哀叹,何不当下修持佛法,跳出轮回!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;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!
拓展阅读: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
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,谒黄梅五祖,为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,佛门佳话,人尽皆知。其后历代圣贤,从金刚经及六祖坛经悟道者,亦所多在,只如近世人诵经者多,悟道者少,其故安在?想与根器及对于经义领悟与持诵方法正确与否有关吧!
我也是诵经有年的人,却是鲜有受用,于经义一知半解,且所解亦非了义。为此数年前专诚拜谒耕云老师请教,承他菩萨低眉,向我说了两小时法,茅塞渐开,谨录精要,提供参考。
一、佛法简要之诀,在‘离分别’。一部楞伽经精义,也只是教人‘离六十二见的分别心’,但必须放下万缘,始能做到‘离分别’。放下万缘,并非意要‘出世’,坛经明示人:‘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’,‘修行在家亦得’,‘正见名出世,邪见名世间,邪正尽打却,菩提性宛然’。放下自己的攀缘心和世情俗虑,就是真正的放下,与工作环境、家庭环境没太大的关系。能离分别,则‘照体独立’,不妨‘使六识出六门,于六尘中无染无杂’,便是十字街头好修行,火中生红莲。
二、佛法舍摩诃般若波罗蜜,其余尽属方便,咸非真实;‘唯此一事实,余二则非真’,‘唯此一佛乘,无二亦无三’,又有‘五度如盲,般若作眼’之说。所谓一真不二,非般若而何?离开摩诃般若波罗蜜,即无三昧、正定、正受可得。所以佛说:‘若有人能于此经(金刚经)受持读诵…皆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’。如何持诵呢?持诵前放下万缘,以最诚最恭敬最信实的心,不起分别,一气呵成,朗诵一卷乃至一二三卷,且最好持诵不分段的,诵毕合卷,返观自心,当下便入金刚定中:以此为基,善加保任,即保持此刻的安祥无杂念状态,信任此心即是‘觉’,即是正受,莫令其他俗情去扰乱它,它是非常珍贵难得的。这样保持愈久,进步愈快。此一方便,试之障轻者,百试不爽,障重者若持之以恒,亦渐入佳境,功不唐捐,利根者即透初关境界矣。
三、所谓看自心即是观照,观照者,‘念上有无念’也。此境界于朗诵金刚经愈多,愈无分别,保任愈久,进步愈快,古德所谓‘照顾脚下’,意即观照自心而不忽略一念萌生,起码自己每一分秒都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,‘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’。经云:‘若复有人,得闻是经,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,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’,其意在信自心本来清净—无念.无相、无住,如是则实相显。亦即菩萨戒经云‘我本元自性清净’之意,若向心外作计,则心外有法,显非‘正法’。
四、世人诵经不得力者,病在不能会归自心,而与经对立成二,不契不二法门,焉能悟入?六祖云:‘心迷法华转,心悟转法华,诵经久不明,与义作仇家,无念即正,有念念成邪,有无俱不计,常御白牛车’,便是最好说明。世人诵经久不明,乃由世情俗虑放不下及知解难忘,致为净业之障。一旦知解销净、俗情淡化,般若立显,益以自肯承当,‘自心是佛,离心无别佛’,不是穷子,当下便了。所以诵经若能一一会归自心,一一印之自心,宁有心外之法?宁有一义可立?经云:‘是故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,以是义故....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’。又云:‘何以故?如来所说法,不可取,不可说,非法非非法’。又云:‘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,不能解我所说故’。又云:‘须菩提!说法者,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’。从上便知,经中随立随破,无非破除当人我法二执,理事二障。所以诵金刚经不贵分别晓义,而贵朗诵后合经返观自心—-离心意识,久之必获金刚心,其迟疾胥视当人根基深浅、障之轻重、保任工夫久暂而定,起码般若种子‘一入识田,便为道种’,智慧日增,固不待言。
五、金刚经只是写出悟了的人的生活情调而已,毫无理路,是其尊贵之处。注愈多,义愈晦;若看注,以六祖说金刚经口诀为言简理当,令人易晓而不惑,若能同时读六祖法宝坛经,更易显发。倘以佛法作学问知识研究,势必加重理事二执,非佛出世本怀。盖理执不去,难登离执禅定,离执禅定已登无学位矣。
六、悟,原本是人人本来之心,而悟有理事两者,缺一不名圆满。理须到山穷水尽臻于‘众理具万事出’之根源处,始名到家;事即必达‘照见五蕴皆空’之境,方有自由分。以此为基,上上增进,以至时时处处、语默动静,皆定慧等持,始能为人,否则尽名‘体不具’尽名‘半熟’,亦名‘得少为足’,勉之!
金刚经背诵感悟
在所有人的心中《金刚经》是真理,但在某些人的心中不是永恒的真理,应该像如来一样以这样的心态讲佛经。学《金刚经》,弄不好就会掉到“偏空”里。
末学想在这里以自己有限的智慧,和大家分享一些修持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的体会。因为修为有限,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师兄们留言指教。
背诵金刚经非常有必要!在背诵完楞严咒之后,我体会到了背诵经咒的摄心力量和照本子念的效果大有不同,就以零基础发愿背诵金刚经。我在发愿之前几乎就没有读过金刚经,当初为了对治自己的懒惰习气,于是发了这么个愿。发了这个愿就不可妄语,何况自己已经受戒,所以下定决心必须背下来。最初不知道怎样背,就一段一段往脑子里灌,就是为了背而背诵。因为背诵的不如法所以梦中得师父开示:背金刚经只管用心去读,背金刚经不可着相。虽然好长时间才领悟师父的意思,也走了不少弯路,但是真的尝到了背金刚经的甜头。为什么提倡背诵呢?因为背诵时必须心无杂念,并且全神贯注的读准每一个字,否则你背不下来,所以每一个字都有摄心的力量。背诵有了一定基础后,你坐在那就是不张嘴,金刚经经文也会像甘露一样从心里往外涌。
背诵的时候只是读诵,心里没有背金刚经的我,也不执著我此刻在背金刚经。有时候读着读着,这句经文的意思就忽然涌现出来了。明白一句佛法是为了在生活工作中去落实,以无我之心去面对生活。如果读诵金刚经真正有了智慧,那么面对别人的诽谤和辱骂,不会火烧功德林的。我的表达能力有限,讲了这么多,其实只是希望能有更多师兄加入到背金刚经队伍中来。有的师兄可能觉得背诵金刚经很难,其实我觉得并不难,只要肯发心和每天坚持,背下来只是时间问题。背经文就是消业障的过程,背下一段有一段的利益。努力背诵金刚经,功夫却在经文外。我的`记性并不好,有时候背一段要好几天。我相信以我这样的记忆力都可以坚持,师兄们如果发心背诵应该比我快的多。有一点感悟也不私藏,所以与大家共享。
莫道金经深奥难,千载难逢莫等闲。一心持诵无数遍,洗净尘垢心光现。悟佛真理去知见,解悟实相一瞬间。
自性众生自性度,自性佛道自性成。自性本具如来藏,乌云散去月自明。
若人领悟金刚经,哪怕只有一四偈。随缘为人去解说,即帮如来担家业,遐满人身佛子行。
劝众要持金刚经,只为众生悟真理,不被假相所迷惑。追逐假相求佛法,永远不懂佛所说。
拓展阅读:持金刚经得定要诀
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,谒黄梅五祖,为说金刚经而大彻大悟,佛门佳话,人尽皆知。其后历代圣贤,从金刚经及六祖坛经悟道者,亦所多在,只如近世人诵经者多,悟道者少,其故安在?想与根器及对于经义领悟与持诵方法正确与否有关吧! 我也是诵经有年的人,却是鲜有受用,于经义一知半解,且所解亦非了义。为此数年前专诚拜谒耕云老师请教,承他菩萨低眉,向我说了两小时法,茅塞渐开,谨录精要,提供参考。
(一) 佛法简要之诀,在“离分别”。一部楞伽经精义,也只是教人“离六十二见的分别心”,但必须放下万缘,始能做到“离分别”。放下万缘,并非意要“出世”,坛经明示人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,“修行在家亦得”,“正见名出世,邪见名世间,邪正尽打却,菩提性宛然”。放下自己的攀缘心和世情俗虑,就是真正的放下,与工作环境、家庭环境没太大的关系。能离分别,则“照体独立”,不妨“使六识出六门,于六尘中无染无杂”,便是十字街头好修行,火中生红莲。
(二) 佛法舍摩诃般若波罗蜜,其余尽属方便,咸非真实;“唯此一事实,余二则非真”,“唯此一佛乘,无二亦无三”,又有“五度如盲,般若作眼”之说。所谓一真不二,非般若而何?离开摩诃般若波罗蜜,即无三昧、正定、正受可得。所以佛说:“若有人能于此经(金刚经)受持读诵……皆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”。如何持诵呢?持诵前放下万缘,以最诚最恭敬最信实的心,不起分别,一气呵成,朗诵一卷乃至一二三卷,且最好持诵不分段的,诵毕合卷,返观自心,当下便入金刚定中: 以此为基,善加保任,即保持此刻的安祥无杂念状态,信任此心即是“觉”,即是正受,莫令其他俗情去扰乱它,它是非常珍贵难得的。这样保持越久,进步越快。此一方便,试之障轻者,百试不爽,障重者若持之以恒,亦渐入佳境,功不唐捐,利根者即透初关境界矣。
(三) 所谓看自心即是观照,观照者,“念上有无念”也。此境界于朗诵金刚经越多,越无分别,保任越久,进步越快,古德所谓,“照顾脚下”,意即观照自心而不忽略一念萌生,起码自己每一分秒都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,“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”。经云:“若复有人,得闻是经,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,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”,其意在信自心本来清净 —— 无念、无相、无住,如是则实相显。亦即菩萨戒经云“我本元自性清净”之意,若向心外作计,则心外有法,显非“正法”。
(四) 世人诵经不得力者,病在不能会归自心,而与经对立成二,不契不二法门, 焉能悟入?六祖云:“心迷法华转,心悟转法华,诵经久不明,与义作仇家,无念即正,有念念成邪,有无俱不计,常御白牛车”,便是最好说明。世人诵经久不明,乃由世情俗虑放不下及知解难忘,致为净业之障。一旦知解销净、俗情淡化,般若立显,益以自肯承当,“自心是佛,离心无别佛”,不是穷子,当下便了。所以诵经若能一一会归自心,一一印之自心,宁有心外之法?宁有一义可立?经云:“是故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,以是义故……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”。又云:“何以故?如来所说法,不可取,不可说,非法非非法”。又云:“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,即为谤佛,不能解我所说故”。又云:“须菩提!说法者,无法可说,是名说法”。从上便知,经中随立随破,无非破除当人我法二执,理事二障。所以诵金经不贵分别晓义,而贵朗诵后合经返观自心 —— 离心意识,久之必获金刚心,其迟疾胥视当人根基深浅、障之轻重、保任工夫久暂而定,起码般若种子“一入识田,便为道种”,智慧日增,固不待言。
(五) 金刚经只是写出悟了的人的生活情调而已,毫无理路,是其尊贵之处。注越多,义越晦;若看注,以六祖说金刚经口诀为言简理当,令人易晓而不惑,若能同时读六祖法宝坛经,更易显发,倘以佛法作学问知识研究,势必加重理事二执,非佛出世本怀。盖理执不去,难登离执禅定,离执禅定已登无学位矣。
(六) 悟,原本是人人本来之心,而悟有理事两者,缺一不名圆满。理须到山穷水尽臻于“众理具万事出”之根源处,始名到家;事即必达“照见无蕴皆空”之境,方有自由分。以此为基本,上上增进,以至时时处处、语默动静,皆定慧等持,始能为人,否则尽名“体不具”尽名“半熟”,亦名“得少为足”,勉之!
我背手机上的金刚经,请的经书高高供在佛堂上,平时上班和坐车的空闲时间爱读手机上的金刚经。
第一,手机上的金刚经在心里上看觉得很少,如果看书来背老是要翻页面,觉得非常多,翻不尽的感觉,从而让人产生恐惧感。
第二,我总想机在目的道理,手机屏幕比较聚光,这样注意力比看书本更集中,心不易散乱,机在目,有时会过目不忘。
第三,我不去分别理解经文,只像禅师说的用童贞之心去持诵,只管往下诵,前面忘记了没有只管往下读诵。
第四,我坚持每天至少早晚各三遍,有时中午也读,读后静静休息一下沉浸在非常宁静的感觉中。仅供参考,南无阿弥陀佛。---慧玉师兄背经心得
下面我把容易混淆的地方记下来,供以后参考:
1、第八品:须菩提!于意云何?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,是人所得福德,宁为多不?和第十九品:须菩提!于意云何?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,是人以是因缘,得福多不?
2、第八品:若复有人,于此经中受持,乃至四句偈等,为他人说,其福胜彼。与第十一品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于此经中,乃至受持四句偈等,为他人说,而此福德胜前福德。
3、第十四品:则为如来以佛智慧,悉知是人,悉见是人,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。与第十五品皆成就不可量、不可称、无有边、不可思议功德
4、第十二品:须菩提!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与第十四品当知是人,成就第一希有功德。
5、第十一品:须菩提!如恒河中所有沙数,如是沙等恒河,于意云何?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?与十八品中:须菩提!于意云何?如一恒河中所有沙,有如是沙等恒河,是诸恒河所有沙数,佛世界如是,宁为多不?
这些容易混淆的地方要多下点时间与精力来记住,因为在背诵初期,你记错了,以后来改就很麻烦,这是我的教训之一。
再者刚开始背的时候,能背的你就背,不能背的或不熟悉的你就读,这样边背,边读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读的顺口,也就自然脱口而出,不须硬记了。再打坐背金刚经时开始不熟阶段要能背多少是多少,不要去看经书,那样会影响打坐效果的,也会影响会背的部分。
还有你在能背了,但不太熟悉的阶段,要随身带金刚经,为什么呢?当你翻业障的时候,你是根本想不起,你要背的那一句的。呵呵,这是真的,无论你平时多熟悉的句子或段落,就是想不起,或老要错。有位师父曾经为了把大悲咒背下来,手里打着三国,嘴里背着咒语,我做不到那位师父那样一心不乱,我做的是随时随地都背。那位师父能三天背下指玄篇。我五十天才背会金刚经,哎,无法想象的差距。这是我的一点心得,希望对正在背经的有缘人有些帮助。---无尘师兄背诵金刚经的心得和感受
为了便于背诵,在弘化社请背诵版金刚经,该版本将金刚经经文重复出现的用同一种颜色标记,如:须菩提,于意云何、尔时,须菩提、须菩提白佛言,如我解佛所说义。
将经文容易混淆的之处,如: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,以用布施、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数三千大千世界,以用布施、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、若三千大千世界中,所有诸须弥山王,如是等七宝聚,有人持用布施。用同颜色标记以便记忆。
用此版本我真正用心,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背下来了。排版固定下来后,在背诵时基本上知道经文在什么位置,背诵时中断了,可及时用眼睛看一下你熟悉的那段经文位置,接着继续背,如此反复几次,便可顺当背下。当然这一切是建立我熟读经文的基础上。
针对十四品,十七品经文长且容易混淆,我是采用读几遍再手抄写,抄写后再试着背下来,有好几天时间我就专攻这两品。这两品背下来后,感觉越过一个大障碍,余下的三十品,每品经文短,容易背诵。
以上是我背诵金刚经的一点适合自己的小门道,因为每个人的法缘和福德因缘不同,背诵经文方法门道,背下来经文的时间长短会有差别。但最重要的是决心和信心。希望此文对大家有些许利益。---共修道友背诵金刚经心得分享
当我刚入群时,看到有的师兄会背《金刚经》很是羡慕,也心生赞叹!当我背会《金刚经》时,看到慧玉师兄居然能背下《佛说净业障经》了,敬仰之情,犹如滔滔江水! 于是发心快点背诵四经一论!快马加鞭追上慧玉师兄的进度。
我用7天时间背诵下《金刚经》,将近一个月时间背下《佛说净业障经》,两个星期背诵下《大乘方广总持经》,以上每部经背诵之前都是先学习读诵熟之后再开始进行背诵,感觉只要按照一些方法,背下来也没什么难度。经验也许都是相通的,所以我想把背诵经验分享给师兄们。
一、还不会走路时,不要试着奔跑。
在背经之前必须要熟读经文,否则会严重打击自信心,不要担心刚开始读诵怎么这么结巴啊,我能行吗之类的!不管背诵哪部经文,只要每天把将要准备背诵的经文早晚各读1遍就可以了,其它你先不要管!
二、仔细分析经文,找出背诵规律!
诵读经文时,眼随心至,对经文能有一个总体的轮廓,然后假想自己身临其境,亲身在法会听闻释迦牟尼佛讲法!说简单点,您可以当故事来看,每一品是一个故事,每一段也可能是一个故事,然后把这些故事串联起来。
三、熟读之后进入背诵环节,首先要为背诵做一个简单的计划。
计划每天背诵几段或几页,并规定背熟的具体日期,这样子整部经大概就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背完了,每背诵3天,留一天复习背诵前3天的内容!不要贪快记住后面的就忘记前面的了。在整个背诵过程中,只要每日坚持,持之以恒,自然会水到渠成。
四、每天晚上睡觉前花1小时左右专心背下其中几段或几页。
白天抽点时间先用眼睛扫描一下晚上要背诵的内容,然后睡觉前,感觉背诵差不多就可以,不要求完全背诵无误。
五、每天早上起床,复习背诵昨天晚上的内容。
这是不可分割的配套部分,这样背诵对强化记忆会非常有帮助。
六、记忆时适当使用联想记忆,联想成生活中的一些东西,更有助于记忆。
联想可用于段与段时间的联想,或下一句和上一句的联想,可以从某个字的发音方面联系生活中的某个名称。善巧方便的联想,对记忆有非常大的帮助,而且以后几乎永远不会忘记!
七、了解准备背诵的经的功德利益、感应事迹,
这是激发背诵的强大动力。在准备背诵前或背诵过程中,多看师父的开示和问答合集,看群里师兄的心得体会。
八、在背诵前,把愿望告诉光明师父,让光明师父加持!
学佛一定要注意自力、他力和法力相结合,前面说的主要是自力为主,实际上他力和法力对我们精进学佛特别重要,甚至有些师兄在修习经咒的时候,会梦到佛菩萨在他、她耳边念诵经咒,醒来后过目不忘,突然发现自己全会背诵了!而且,当您发心背诵时,说不定还感动龙天护法来随喜您的功德,很多师兄都会说一些修习体会,比如闻到异香、檀香等,甚至有天眼的人能看到天人在散发花瓣,都是因为他们在随喜您的功德,希望您更精进。因为随喜功德对他们也是有莫大的好处的!
所以说,你在决定背诵时,告诉师父您发愿在什么时间前背下哪部经,祈愿师父加持!
以上有些是我个人的经验,有些是吸收了其他师兄的经验,真诚希望这些对师兄们背经有帮助。我不仅希望师兄们都能尽快背诵一经四咒,还希望各位师兄早日背下四经一论呢!每日坚持诵持,不松懈一天,功课不在多,贵在持之以恒、坚持不懈!
最后,从「光明禅师开示集」(请加入《每日背诵金刚经》群获取资料)中选择一段精彩开示共享给大家,请有缘人多多入群精进共修!
也许,当你轮回再来,良师,已经涅槃!良缘,消失不再!遍寻!三千大千世界,无人再点你、化你、引你、度你、爱你、护你、疼你、送你!你爱的人,化成草木无情,爱你的人,早已飞升玉琼,茫茫天地只留下百年孤独,早知千年后的哀叹,何不当下修持佛法,跳出轮回!人身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;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!
★ 《金刚经》故事
★ 如何读《金刚经》
★ 《金刚经》解释
★ 金刚经全文诵读
★ 金刚经内容简介
★ 背诵《三字经》有感
★ 上班族行走养生
★ 上班族如何创业介绍
★ 上班族如何学习英语
★ 读《金刚经》心得体会
关键词: